close

101.08.10-1.jpg  

活動內容:中壢宣隊常年訓練種子教官分享

訓練日期:101年8月10日

訓練地點:中壢分隊四樓會議室

教    官:第二屆種子教官莊金菊

訓練課程:火場求生新觀念暨火災案例探討

 101.08.10-2.jpg 101.08.10-3.jpg 101.08.10-4.jpg 101.08.10-5.jpg         

PS:因為電腦故障無法播放簡報,只能靠平時累積的宣導實力做分享囉~

 

火場求生新觀念:火災中,逃生不是唯一的求生方法,「不經判斷就去弄濕毛巾逃生,是不恰當的;有時,留守避難反而會比亂逃安全。」在火災現場只要犯錯,就不會有第二次機會。

火場逃生「關門」的動作可有效阻隔火煙。若在屋內逃不出去,把門關起來,可將火煙阻隔在外,以爭取更多的逃生時間;若起火處在屋內,逃離家門時隨手將門關起來,可將火煙侷限於屋內,減緩火煙蔓延的速度。若遇透天建築物無法滅火時,則務必立即逃生,先往下方逃,如無法往下方逃時,再設法往平面方向或往上方逃生。

 

火場中關門的重要性

 開門見煙或逃出著火房間 立即關門阻煙,火災中,人們常常是大刺刺地開門,尤其是睡眠中被火災訊息驚醒,被迎面而來的一團濃煙嗆得難受,嚇的慌了手腳,趕快退回屋內,卻忘了一個很重要的動作,即是把門關上,本來門未打開煙進不來,現在門開了,濃煙一擁而入進入各房間,家人無所逃避,往往因此室息而死。例如:

 

 

案例1
鳯山市透天厝火災,單親媽媽半夜被異聲吵醒,起來開門查看,被迎面濃煙嗆到,想到趕緊要去浴室拿濕毛巾救子女,驚慌中忘了關門,大量濃煙進入奪走2名子女的生命。

 

案例2
蘆洲大嘉市社區火災,濃煙灌入梯道,各層住戶被火災吵雜聲及煙味驚醒,有若干戶民眾開門後,發現有煙,即退回屋內卻未關上門,致濃煙進入奪去生命,至少造成5人以上因此死亡,多人受傷。

 

正確的關門動作,救了一家八口的生命 101年7月25日淩晨3時許,台中市潭子區5樓透天厝失火,火勢堵住唯一的逃生大門,睡在2樓的游姓屋主呼喊3、4樓家人,趕緊躲到陽台避難,還隨手關閉1樓樓梯銜接2樓的樓梯門,1樓大門緊閉,沒有空氣助燃,火勢只能在1樓悶燒,不會順著樓梯往上竄燒,導致「煙囪效應」,一家子安全脫困。1樓大門旁,鐵製大門緊閉,空氣無法流通,獨自睡在2樓的游姓屋主,很「淡定」地躲在2樓陽台。3樓陽台上另有屋主個2與個1女婿,及2個5、6歲的小孫子,4樓是屋主么子與女友,總共6個成人與2個兒童,不過,么子與女友爬鐵窗到隔壁民宅脫困,實際受困陽台共6人。2名兒童,另從1樓破壞鐵門噴水,再從2樓拉水線至1樓,很快就撲滅火勢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辣椒 的頭像
    小辣椒

    金菊的部落格

    小辣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